2025-08-06 17:51:24
本文转自:沧州日报
时间地点可约 教练送课到家
“体育课”可当“外卖”点
本报记者 孙 杰 摄影报道
刘飞宏(左一)指导小朋友锻炼。
7月17日10点半,当记者来到新华区天成云玺小区时,一位教练员在小区塑胶跑道上摆放好小跨栏架、敏捷梯等体育器材后,开始指导两位小朋友热身。从高抬腿到跨栏跳、从局部拉伸到力量训练,不一会儿,小朋友们已是满头大汗。
近来,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——“上门体育”,正悄然兴起。广大青少年可以像点外卖一样,购买专业人员提供的个性化上门体育训练服务。
“我觉得这种‘上门体育’形式很有创意,实用性也很强。”前不久,家住新华区天成云玺小区的潘女士,在社交平台刷到了上门体育培训的视频,感觉还挺靠谱,于是果断“下单”,“我们体验了一节课后,看刘教练比较专业,孩子也喜欢,就购买了10节课。”
据悉,不同于传统集中在专业场馆授课的模式,这类课程主打“线上下单、线下送教”,体育教练如“外卖骑手”般准时上门服务,携带专业器材走进小区空地、公园角落,为孩子们提供“一对一”或“一对多”的定制化体育训练服务,满足大家锻炼身体或迎接学校体育测评的需求。
潘女士口中的“刘教练”名叫刘飞宏,今年24岁,体育教育专业毕业,之前一直从事体育培训类工作。前不久,他接触到了“上门体育”这个工作时间自由的职业,便想结合自己的特长试一下。
刘飞宏介绍,几个月前他刚开始做这项课程时,由于大家对“上门体育”这个新生事物还不了解,所以购买课程的顾客不多,前来咨询的人却有不少。他耐心地回答大家的问题,坚持拍摄现场教学视频,慢慢地,收获了不少订单。
刘飞宏说,培训开始前,他首先要对学员的协调性、平衡能力、敏捷度、力量大小等做一个评估,方便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。“一般来说,一期课程有10节,我建议学员每周上两到三节课,中间间隔时间不要太长,以免影响训练效果。”刘飞宏说。
潘女士说,今天儿子上了第四节课,在手脚结合、敏捷性和协调性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。她还安排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小外甥一同来上课,小哥俩彼此陪伴训练起来更有劲儿。
现在,刘飞宏基本上每天都有固定的三节上门体育训练课,其他时间还要去看场地,为其他顾客安排体验课,每日奔波于城市的各个小区和公园,感觉生活十分充实。他说,对于这份新职业,他也在不断学习改进,在丰富运动项目、提高训练效率、确保运动安全等方面下功夫,力求让每位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身体素质。
快船是否会签下展现实力的锋线新秀?